使用氧气、乙炔作业时,卧放气瓶符合要求么?
【答案】:不符合
【依据】:《气瓶搬运、装卸、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》(GB/T34525-2017)
第9.1条:c)气瓶使用时,应立放,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。
【拓展】《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》(GB15603-2022)
5.1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采用隔离储存、隔开储存、分离储存的方式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储存。
【原因】
1.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(丙酮),卧放使用时,丙酮易随乙炔气流出,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,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。
2.乙炔瓶卧放时,易滚动,瓶与瓶、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,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。
3.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,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、运输、使用中相互碰撞。胶圈是绝缘材料,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,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, 聚集在瓶体上,易产生静电火花,当有乙炔气泄漏时,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。
4.使用时乙炔瓶瓶阀上装有减压器、阻火器、连接有胶管,因卧放易滚动,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、阻火器或拉脱胶管,造成乙炔气向外泄放,导致燃烧爆炸。
科普知识
一、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工作人员每年接受安全培训应不低于几个学时?
答案:初次培训不低于24学时,每年再培训不低于16学时。
依据如下:
1.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》(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发布,2015年7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0号令修订实施)第15条: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,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。煤矿、非煤矿山、危险化学品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,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。
2.《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》(安委〔2012〕10号)规定,建筑企业要对新职工进行至少32学时的安全培训,每年进行至少20学时的再培训。
3.《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《通知》精神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安委办〔2010〕27号)要求,已在岗的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,班组其他员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。综上所述:一般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初次培训不低于24学时,每年在培训不低于16学时。
二、制氮机房需要设置氧含量检测仪么?
《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》(GB/T 50493-2019)
4.1.6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氧气浓度变化,出现欠氧、过氧的时候人员进入活动的场所,应设置氧气探测器。
三、安全阀校验周期是多久?
《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(TSG ZF001-2006)
B6.3.1 校验周期安全阀的校验周期应当符合以下要求:1.安全阀定期校验,一般每年至少一次,安全技术规范有相应规定的从其规定;2.经解体、修理或更换部件的安全阀,应当重新进行校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