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气体知识
疫情从“防控”转向“救治”—医用供氧系统如何应急改造
川省医学科学院•四川省人民医院 秦麒雄
【摘要】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用气体供应系统的改造例子,阐述四川省人民医院实现节能降耗的措施和成果。
【关键词】医用气体   改造   节能降耗   管理
       2022年末,随着疫情从感染防控转向医疗救治,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和国家卫健委、省卫健委部署,四川省人民医院全面开展ICU的改造扩增,以重症医学中心为龙头,整合各专科ICU,将神经内科、心衰中心等部分内科病房改造为ICU,扩大ICU床位。调整空间布局,将日间手术病房转化为新冠收治病区,启用草堂老年医学中心,将眼科、老年ICU等科室调整搬离本部,腾出的空间用于患者收治;调整收治病种,在保证重点病种收治的同时,调整优化收治疾病结构,保证新冠患者的收治。建立内科外科科间协作模式,所有的内科专业转化为新冠收治床位,将整形外科、小儿外科、妇产科、乳腺科、耳鼻喉科、康复科等外科片区也拿出一定床位收治新冠患者;四川省人民全院实现了可用于新冠患者收治床位1700余张,ICU床位从200余张扩增到500余张。
       新冠病毒感染者,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肺部损伤、呼吸困难等情况,治疗过程中都会采取氧疗的方式,氧疗救治过程中,由于床位的增加,用氧需求迅速增大,用氧量激增,四川省人民医院出现了用氧紧张、氧气压力不足的状况。
       供氧设施及供应现状
(一)氧气主气源及使用情况
       1号液氧站:1台6m³液氧贮罐;2号液氧站:1台10m³液氧贮罐;3号液氧站:1台15m³的液氧贮罐。三个液氧站每日总用氧量为 14-16 m³,氧气输出压力分为0.5MPa、0.65MPa、0.65Mpa。
(二)汽化器及使用情况
  1.1号液氧站有两台汽化量分别为:250m³/h、250m³/h(一备一用)的液氧汽化器,供应第一住院大楼,分气缸输出端管道外径25mm(内径21mm)。
  2.2号液氧站汽化量为:300m³/h的液氧汽化器,供应医院门诊楼、医技楼、老年干部楼、高压氧舱、急诊大楼 ,分气缸输出端管道外径32mm(内径28mm)。
  3.3号液氧站汽化量为:500m³/h的液氧汽化器,负责供应康复大楼,分气缸输出端管道外径45mm(内径41mm)。
        问题分析及方案制定
(一)供氧存在的问题
 1.1号液氧站汽化器结冰严重,液氧汽化不完全,分气缸及管道表面也有结霜现象。
 2.2号液氧站汽化器结冰严重,液氧汽化不完全,分气缸及管道表面也有结霜现象,所供应楼内氧气终端处压力在0.3MPa左右,分气缸输出端管道外径32mm(内径28mm),无法正常使用呼吸机及高流量氧治疗仪。
 3.3号液氧站汽化器结冰严重,液氧汽化不完全,分气缸及管道表面也有结霜现象。
 4.老旧病房科室治疗带终端不够用,完全靠瓶装氧气供给,安全隐患大,成本高。
(二)供氧问题分析
       经分析及观察,医院液氧站,原有的4台分别为250m³/h、250m³/h、300m³/h、500m³/h的汽化器,即使同时开启,由于使用量大,汽化器结冰严重,影响汽化,压力损失较大、氧气压降特别明显,成末端使用压力低至0.3MPa左右,无法正常使用呼吸机及高流流量氧治疗仪,液态氧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量,导致存储设备外部结冰,冰层会影响进一步吸收热量,使汽化速度受到限制;在汽化速度跟不上时,如果继续超量用气,会在管道气体中夹带液态氧,导致管道温度下降,如果这种情况蔓延到普通管道部分,普通管道会变脆破裂,导致事故。
(三)供氧改造方案制定
       综合考虑改造工作量大小、改造实施的位置,以及改造后可达到的预期效果等因素,制定了氧气系统改造的分步实施方案
  1、氧气供应源的改造
(1)根据前述理论分析及计算,结合对改造前医院日用氧量分析判断,医院1号液氧站的主气源——1台容积为6m³的液氧贮罐,供应第一住院大楼900余张床位,根据其所处空间的大小,只需将两台汽化器同时开启使用,并在汽化器上方加装热水喷头,在用气高峰时段开启对汽化器除冰,并适当加大液氧充装频率,即可满足用氧需求,可不进行扩容改造。
(2)医院2号液氧站——1台容积为10m³的液氧贮罐,供应医院门诊楼、医技楼、老年干部楼、高压氧舱、急诊大楼共计1400余张床位,其所供床位在三个液氧站中最多。汽化量为300m³/h,管径为32mm(内径28mm) ,在汽化器下方安装蒸汽管道外径42mm(内径38mm),压力为1.6Mpa,24小时开启蒸汽对汽化器除霜,并将2号液氧站和3号液氧站的连接阀(常关)打开并联使用,将输送至医技楼和急诊大楼的气体旁通阀(常关,正常情况下2路管道输送)打开,用以增大2号液氧站氧气的流量及压力。
(3)医院3号液氧站——1台容积为15m³的液氧贮罐,供应综合康复大楼,共计1000余张床位,汽化量为500m³/h的液氧汽化器,在汽化器下方安装蒸汽管道外径42mm(内径38mm),压力为1.6Mpa,24小时开启蒸汽对汽化器除霜,并适当加大液氧充装频率,即可满足用氧需求。
 2、氧气系统末端设施改造
       通过实地走访与研究、计算,对老旧科室氧气系统末端设施进行改造,新增氧气终端共计100余个。
 3、医用氧运输的问题
       因医用液氧属于危险化学品,需要专用运输车辆,危化品运输需要专线运输通行证,且通行证有时间限制(7:00-10:00,16:00-20:00 两个时间段不能通行),还有一些区域或道路,规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,只能在 23:00 至 6:00 通行,不能 24 小时运输,由于这些限制造成运输效率低,供应链跟不上,无法保证医疗机构连续不间断供应医用氧。
      医院协调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,在疫情紧急状态下颁发“医用液氧专线通行证”,并允许救护车或普通货车运输瓶装气体,给专用运输车辆保供提供通行便利,解决医用氧运输中存在的问题。
供氧系统改造实施和成效
(一)氧气系统的改造,首先将每个液氧站的汽化器结霜严重的问题,用以加装蒸汽管道及热水淋浴管道、开通2号液氧站与3号液氧站的连通阀,协调了瓶装气体的特种车辆运输的时间,病区氧气终端压力由0.3MPa左右上升到0.58MPa,满足了呼吸机和高流量氧气仪器的使用要求,氧气供应流量也满足了1700床新冠肺炎患者的用氧需求,改造效果明显,为医院救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(二)对1、2、3号液氧站汽化器除冰,病房对瓶装氧气需求的减少,气瓶运送次数明显降低,中心供氧站人员的减少了,节约人员年工资约6万元左右,气体终端报修次数明显降低,由改造前的265次/年降低至158次/年。
(三)对旧楼病房气体终端的改造以及增加病房新设备带和气体终端,瓶装氧气成本下降约5000元/年,病房对瓶装氧气需求的减少,气瓶运送次数明显降低,中心供氧站人员的减少了,节约人员年工资约6万元左右,气体终端报修次数明显降低,由改造前的265次/年降低至158次/年。
(四)加装蒸汽除霜,由于病房液氧使用量增大,汽化器结霜严重,每周都需要进行用水除冰,加装蒸汽除冰后,每年节约除冰用水500余吨,节约用水金额2200余元。
       结语
       此次改造是疫情防控政策转变后的解决办法,氧气系统的改造,应根据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,经过此次新冠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各个医院可以相互实地考察借鉴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新装及改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