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气体知识
液氧、液氧炸药与液氧爆破
       液态氧
       气态氧由液态氧经气化而成,液态氧呈浅蓝色,沸点为-183℃;冷却到-218.8℃成为蓝色固态。在空气中氧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可促进燃烧 (助燃)而不能自燃。城市煤气(65%)和氧混合,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2730℃。液态氧与有机物和易于氧化。液氧(常用缩写LOX或LO2表示)是液态的氧气。
      基本特性
      气态氧由液态氧经汽化而成,液态氧化学符号为O2,呈浅蓝色,沸点为-183℃;冷却到-218.8℃成为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,液氧的密度(在沸点时)为1.14g/m3。
       工业上有重要应用
       液氧为浅蓝色液体,并具有强顺磁性。它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:通常气压(101.325 kPa)下密度1.141 g/cm³,凝固点50.5 K(-222.65 °C),沸点90.188 K(-182.96 °C)。
       液氧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医学用途。工业上制造液氧的方法是对液态空气进行分馏。液氧的总膨胀比高达860:1,因为这个优点它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军事方面。
       由于它的低温特性,液氧会使其接触的物质变得非常脆。液氧也是非常强的氧化剂:有机物在液氧中剧烈燃烧。一些物质若被长时间浸入液氧可能会发生爆炸,包括沥青。
       在航天工业中,液氧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,通常与液氢或煤油(二者作为还原剂)搭配使用。一些最早期的弹道导弹采用液氧作为氧化剂,如V2(液氧-酒精)和R-7(液氧-煤油)。在作为推进剂时,液氧能为发动机提供很高的比冲;另外,相对于另一种常见的推进剂组合四氧化二氮-偏二甲肼,液氧的几种搭配形式清洁环保(肼类物质有剧毒)。
      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曾采用液氧,但这种配置很快被放弃了,因为液氧难于贮存,必须在发射前注入导弹燃料箱。这导致导弹的反应速度降低,并容易被敌方发现。美国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来代替使用液氧的液体发动机,而苏联则在其液体导弹中使用了有毒但可贮存的肼类燃料。但由于液氧及其搭配推进剂的清洁高效,现在的运载火箭仍然大量使用液氧作为氧化剂,包括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和阿丽亚娜5号的第一级主发动机。
       在露天爆破中可以采用液氧炸药,但这种做法正逐渐被淘汰,因为液氧炸药存在相当的危险性,容易引发事故。
       有害因素
       火灾危险性
       液氧是不可燃的,但它能强烈地助燃,火灾危险性为乙类。
       它和燃料接触通常也不能自然,如果两种液体碰在一起,液氧将引起液体燃料的冷却并凝固。凝固的燃料和液氧的混合物对撞击是敏感的,在加压情况下常常转为爆炸。有两种类型的燃烧反应,这取决于氧和燃料的混合比和点火情况:一种是燃料和液氧在混合时没有发生着火,但是这种混合物当点火或受到机械撞击时能发生爆轰;另一种液氧与燃料互相接触之前或接触时燃烧已经开始,着火或燃烧并伴随有反复的爆炸。燃烧反应的强度取决于燃料的性能。
       爆炸危险性
       所有可燃物质(包括气、液、固)和液氧混合时就呈现爆炸危险性,这种混合物常常由于静电、机械撞击、电火花和其它类似的作用,特别是当混合物被凝固时经常能发生爆炸。
       当液氧积存在封闭系统中,而又不能保温,则可能发生压力破坏,当温度升高到-118.4℃而又不增加压力,则液氧不能维持液体状态,若泄压不及时,也会导致物理爆炸。液氧积存在两个阀门之间,可导致管路的猛烈破坏。如果氧气不泄出或压力不适当排除,当冷冻失效时,将导致贮箱的破坏,真空夹套贮箱中的真空失效。如果系统不能受额外负载,则会引起蒸发加速和排空系统破坏。
       人员冻伤
       液氧的沸点极低,为-183℃,当液氧发生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事故时,一旦液氧喷溅到的人的皮肤上将引起严重的冻伤事故。
       氧中毒
       空气中氧气约占21%。常压下,当氧的浓度超过40%时,有可能引发氧中毒,吸入40%~60%的氧浓度的混合气体时,会出现胸骨后不适感、轻咳,进而胸闷,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,咳嗽加剧;严重时发生水肿,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。吸入氧浓度80%以上时,出现面部肌肉抽搐、昏迷、呼吸衰竭而死亡。人如果长期处于氧分压60kpa~100kpa(相当于氧浓度40%)的环境下,可发生眼损害,严重者可失明。
       液氧爆破
       液氧炸药

       有一种不姓硝的炸药,也能像硝族炸药那样,在瞬间把自己的身躯变大几万倍,由于它的这种本领,成为人们开山筑路的好朋友.它的名字叫液氧炸药。
       液氧炸药是矿山炸药的一类,1895年由德国人C.林德发明。它是由液态氧和固态可燃性吸收剂组成的爆炸混合物。一般是把能吸取液氧的可燃物(如炭黑、纸粕、木屑等)包裹成圆柱体,仅在使用前浸入液氧里,使可燃物的孔隙中吸满液氧,立即移置到需要爆炸的地方,用雷管起爆。
       液氧炸药的主要成份,就是人们天天要呼吸的氧气,不过化学家通过降温和压缩使它变成了液态。它呈现美丽的蓝色,极易蒸发,1 千克液态氧,在瞬间就可以变成800 升氧气,人们利用它助燃和迅速膨大的性格。通常把液氧跟其他物体混和一起,一旦点燃便跟有机物迅速燃烧,温度突然升高,体积猛胀,引起剧烈爆炸。
       液氧炸药爆炸的原理跟普通炸药相同,放出大量的热,气体达到高温,体积突然膨胀而引起爆炸。
       液氧炸药有很大优点,首先是使用安全,因为其他任何炸药因故未能引爆的话,是要人去排除故障的,这常是一件危险的事, 而液氧炸药就没有这个问题,它极易挥发,如果未引爆的话,15 分钟内氧气就会逃之夭夭,这样靠近它就无任何危险了。加上液氧成本低,吸附物可用煤粉、木屑等便宜物,做成炸药体积小、威力大。还有值得一提的优点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基本上是无毒的二氧化碳,这样就很少有污染,而“硝”字号炸药,爆炸及放出的是有毒的一氧化氮、二氧化氮。
       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,液氧炸药也有它的不足之处。其一、它只能应用于露天作业和筑路造桥、爆破建筑等,而不能用于坑道和矿井等作业爆破,因为液氧炸药爆破时氧气四溢,会引起矿井中坑气、煤尘爆炸从而引起事故;其二、液氧炸药必须随装随用, 一般制成后一小时内就要用掉, 不然液氧挥发就会失去效力。
       后来,由于液态氧在常温下挥发很快,这种炸药的寿命很短,一般为15~20分钟。因此,必须在使用前临时浸制。二次大战前,由于硝酸盐短缺,这种炸药曾被广泛使用。后来有了合成氨,硝酸盐可以廉价大量供应了,使用液氧炸药就不多了,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已基本上停止使用。
       液氧炸药不能用来做炸弹、子弹、炮弹等, 可以说是一种“和平”炸药了。
       液氧爆破
       现在一般说液氧爆破,并不是用液氧炸药来爆破,而是用液氧来取代二氧化碳气体来进行爆破。有关专利上说:
       该方法包括开孔,在目标岩石上开设至少一个钻孔;组装液氧爆破装置,根据所述钻孔的口径大小组装所述液氧爆破装置;将完成组装的所述液氧爆破装置放入所述钻孔中;对所述钻孔内的所述液氧爆破装置进行填塞,同时向所述液氧爆破装置内灌装液氧;检查电起爆装置,在所述电起爆装置满足点火的条件下进行点火起爆。该方法利用点燃液氧后产生的膨胀气体对岩石进行破碎,不仅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,还能够避免剧烈爆炸带来的破坏,有效的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损害。
       跟二氧化碳气体爆破比,这种方法是液氧随装随用,不能长期存放,成本也比二氧化碳便宜,在引爆装置上有人说没有二氧化碳那么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