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用液氧储罐相关消防技术要求
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(GB51039-2014)(2024版)第10.2.9 :采用液氧供氧方式时,大于500L的液氧罐应放在室外。分子筛制氧站房的防火间距要求、液氧罐站的规模及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 50016、《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》GB 50751的有关规定。
条文解释:10.2.9 氧气是助燃气体,对液氧站周边环境构成一定火灾危险,制氧机房、液氧罐与办公室、病房、公共场所及繁华道路的消防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。考虑到强氧化的助燃液氧,大于500L的液氧储罐应放在室外,确保周边相关建筑物的安全。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(2018版)第4.3.4条 液氧储罐与建筑物、储罐、堆场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.3.3条相应容积湿式氧气储罐防火间距的规定。液氧储罐与其泵房的间距不宜小于3m。总容积小于或等于3m³的液氧储罐与其使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当设置在独立的一、二级耐火等级的专用建筑物内时,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;
2 当设置在独立的一、二级耐火等级的专用建筑物内,且面向使用建筑物一侧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时,其防火间距不限;
3 当低温储存的液氧储罐采取了防火措施时,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。
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的液氧储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m³,总容积不宜大于20m³;
2 相邻储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******储罐直径的0.75倍;
3 医用液氧储罐与医疗卫生机构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.3.3条的规定,与医疗卫生机构内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》GB 50751的规定。4.3.5 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沥青路面。液氧储罐周围5米范围内禁止存在可燃物和沥青路面,主要基于以下安全考量:
1. 高浓度氧气的助燃风险液氧的强氧化性:液氧(沸点-183℃)泄漏后迅速气化,形成高浓度氧气环境。氧气本身不燃,但会极大促进燃烧反应,使可燃物的燃点降低、燃烧速度加快,甚至引发爆炸。可燃物的敏感性:普通可燃物(如油脂、木材、塑料等)在富氧环境下可能因静电、火星等微小点火源引燃,火势难以控制。
2. 沥青路面的潜在危险有机物成分可燃:沥青含有机胶结材料(如石油馏分),属于可燃物质。液氧渗透至沥青孔隙后,可能使其成为燃料,遇火源时剧烈燃烧。低温脆化与渗透风险:液氧泄漏会导致沥青路面骤冷脆化,产生裂纹,液氧可能渗入地下或与沥青混合,扩大危险区域。
3. 安全规范与事故预防安全距离设定:5米范围是根据液氧挥发扩散规律及应急操作需求计算得出,确保泄漏时氧气浓度梯度在可控范围内。地面材料要求:规范通常要求使用混凝土等不燃、抗低温材料,避免使用沥青等可燃或易损材料。